邮箱: @ 密码:
>> 名家作品
优良家风润我成长
发布日期:2016-06-23 来源:九三学社江西省委
【字体: 【颜色: 浏览量: ...

古人说: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。”家风好坏,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好的家风,犹如阳光雨露,滋润着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;坏的家风,却也像毒草,腐蚀孩子的灵魂,摧毁家族的基业。

我的家庭是个书香门第之家,祖上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,却让我们继承了无尽的精神财富。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,犹如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,一直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。回顾成长路上的家风遗训,至今响在耳际: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”“耕读传家,光宗耀祖。”“为人莫做亏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门。”“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。”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。”、“忍得一时气,免得百日忧。”“后颈窝的头发只摸得到看不到——莫笑他人短。”这些代代相传的朴素的生活道理至今仍引领着我的人生,无论外界如何纷繁,无论社会如何堕落,我心有主,从无彷徨。

我的父母是老式知识分子,父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,母亲拖芽带崽回到乡村劳动,她每天像男人一样起早摸黑下地干活,养着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孩子们,独自支起一个大家庭,她所经受的苦难绝非我能想象,但对我们姊妹的教育,却从未有过丝毫怠慢。那时没人重视读书,尽管我家大人小孩每天都要劳作,但仍然吃不饱饭,对读书自然不放在心上,母亲把我们兄妹喊到一起严厉地说:“祖孙三代不读书,关着一栏猪!做个睁眼瞎,那你与猪有什么区别?早上记忆力好,以后你们早上读半小时再去山上砍柴。”在那个知识荒芜的年代,我们兄妹每天抽空读点书,没有一个沦落为“睁眼瞎”,而且我自幼就爱上了学习,以致成为学有所成的人,这与我家的“耕读传家”不无关系吧。

无论是母亲还祖母,经历家中变故后,生活异常艰辛,却从没听过她们唉声叹气叫苦喊累,每当我们兄妹有好逸恶劳的时候,她们就会说: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!”虽然我们对这话没有太深的理解,但在我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了这样一个信念:“我要想过得好,就只有多吃苦!”虽然父亲死了,但他被打成“现行反革命”,这帽子却一直活着,那时我们兄妹为此没少受同学的欺负,动不动就有小朋友骂我们“反革命崽”。为此与同学打斗也就难免了,每回打架回来,母亲都会严厉的责罚我们,让我们面壁思过,这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“忍得一时气,免得百日忧。”

冬日的晚上,我们围炉而坐,母亲一边纳着鞋底,一边讲着故事。故事的主人公有拾金不昧的,也有贪财忘义的;有仗义行善、除暴安良的,也有忘恩负义、欺凌弱小的,但结局都给我们昭示一个做人的道理: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在母亲的故事滋润下,我们从小就对做坏事有种畏惧,对行善有种向往的感情。

有时我们也很淘气,当时乡下癞病盛行,不少人头上烂得不剩一根毛,年幼的我们也会跟着邻居孩子唱“癞子癞,偷鸡杀,杀个腿,敬菩萨,铜菩萨,铁菩萨,保佑癞子哥哥生头发。”母亲平时教育我们不要取笑他人的短处,可我哪全记得?记得有次唱得正起劲时,被母亲听见了,她把我喊进屋,劈头就给我一个嘴巴,我莫名其妙,大哭,母亲喝住不准哭,她叫我伸手摸后脑勺的头发,问我摸到没有,我说摸到了,她又叫我看,我说看不到,这时母亲严肃地对我说:“后脑勺的头发只摸得到却看不到!你今天耻笑别人的短处,你能知道你以后没有短处吗?如果你再这样没教养耻笑他人,看我怎么收拾你!”我被母亲一巴掌打醒了,从此,我们兄妹再也不敢对他人缺陷或不幸进行取笑。

有个老师对哥哥在校生病及时进行帮助,母亲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去谢老师,母亲还要哥哥永远记住老师的好处。平日里,祖母、母亲总是对我们说:“与人相处,多记别人的好处,不要记别人的坏处。别人帮了你,一定要加倍报答,所谓‘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’,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!”

  古老的训条,优良的家风,滋润着我家几代人的成长,我们的祖辈父辈虽早已作古,但他们的美名仍在当地流传。而今我们兄妹都步入中年,虽没有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,但我们靠努力工作,本分做人赢得了社会的尊敬,我读到硕士毕业,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,成为省级学科带头人、特级教师。平时邻里、同事、朋友谁有困难,我们总是慷慨相助,遇到社会上需要关照的人,我们总是默默支持,我们做过很多的好事。我们的晚辈,而今又在我们的教育下,践行着家风古训,他们也都身心健康地成长着。我们的家庭从没有麻将声,没有吵闹声,有的是劳动的节奏声,读书的朗朗声,老少相宜的喜乐声。望着家庭欣欣向荣的景象,不能不说是美好的家风对我们的庇荫。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,这话真的是真理!(邱益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