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箱: @ 密码:
>> 名家作品
阅读让生活更美好
发布日期:2016-12-16 来源:九三学社镇江市委
【字体: 【颜色: 浏览量: ...

提起阅读,我不禁想起童年时的趣事,那时,我才上小学四年级,已认识一些字,在那贫乏的年代,没有网络,没有手机,也不知为什么,自己就对文字有点小热爱。有时,地上被丢弃的废旧报纸,我也会捡起来,津津有味、从头到尾瞅个半天。一次,生产队长家里一本小说《薛刚反唐》引起了我注意,别人不怎么翻,我就讨过来看。整整一个暑假,我蹲在队长门前的老井旁,捧起厚厚的章回体小说,有滋有味地读起来,队长老婆说我真像一条忠实的看门狗,趴在这儿一动不动,可她哪里知道,我正贪婪地吸取着精神食粮呢?烈日炎炎,蝉声不断,我竟没有感受到难耐的酷热,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漫长,相反,缕缕凉意,还有一份满足与惬意却充满了我幼小的心灵。

小时候,自己曾经放过牛,记得有一回,我坐在牛背上,优哉游哉地抓着一本小人书,哪晓得,这小牛啃着青草时,毫无声息地下塘戏水,自己竟然没有察觉,当凉水湿了脚时,我才发现,那时,我还不会游泳,吓得我“哇哇”大叫!然而,这些丝毫不能阻止我对读书读报的喜爱。

现在想来,正是阅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那书那报,其实是一块块厚实的垫脚石,让我走出低洼之地,让我慢慢攀上高峰,让我看到外面辽阔而精彩的世界,也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曙光。我不是书香门弟,父母亲整日为生活而奔波,根本不可能在教育上管我多少,然而,自从上学念书,我渐渐发现了那方寸之地的书中竟然有一片博大而奇妙的天地,在这里,有良师为你解惑,有益友为你指正,有神医为你疗伤,也正是如此,我对阅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。在中学时代,我就知道县新华书店——那里可是书籍的天堂、文字的海洋,为了买到好书,自己不远三十多里路,骑着自行车赶到城里选购课外书籍。

高考后,我在苏北一所省重点财经院校就读,校图书馆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,每逢周末,我像是去约会,怀着一份激动和兴奋,揣着皱巴巴的借书证去借书,在那里,我涉猎了大量文学、历史等方面的名著,可谓受益匪浅,整个人感觉特别充实,《平凡的世界》、《简爱》、《茶花女》……那些充满激情的对白,那些充满灵性的描写,那些充满哲理的格言一直深刻在我心里,让我终身难忘。

2006年,我从乡镇财政招考到市府工作,生活条件改善了好多,城市生活也明显比农村热闹,然而,我却在喧嚣中选择淡泊,在浮躁里坚守宁静,多年来,自己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,进城上班不久,我便办了张借书证,我也就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,我仍然像在财校时一样,每到周末,我就骑车去借书,从开发区到市图书馆路途不短,可只要有空,我基本是风雨无阻去那里,乐此不疲地借书还书。有时候,我觉得自己挺像一位虔诚的信徒,而图书馆俨然是座庄严肃穆的教堂,它以神奇而强大的力量召唤着、指引着、诱惑着我去定期朝拜。

高尔基曾说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此言非虚,我甚至想说,“书籍是个人成长成材的电梯”,从幼时在农村的放牛娃到如今的我,这样的巨变或许令人难以想象,然而,我只清楚,是读书让我跳出“龙门”,也因此彻底改变了自身命运,所以,我想说,热爱阅读吧,朋友,它使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光明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!

(本文荣获丹阳市书城杯爱.阅读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 作者虞伟林系九三学社丹阳委员会委员,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思想理论研究会成员)